近日,南通警方破获一起网络售卖假药的案件,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。
案件详情
启东八名男同胞
问诊心切
接受了“老中医”的亲切询问
掏了5万多块买下一堆“药品”
却发现只是一堆廉价普通中药粉剂
纷纷报警求助
南通警方通过侦查
一个以网络售卖假药的诈骗团伙
逐渐浮出水面
60名警察奇袭
36个骗子落网
套路解密
网络寻医
受害人因身体不适,便通过网络寻求帮助,随后点进诈骗团伙投放的广告。
“老中医”上线
犯罪团伙化身“中医”,给前来问诊的网民看病,向其售贩“产品”。
话术归结病因
前期备齐一整套话术,不管对方有什么健康问题、身体有何症状,他们都能归结为“阳痿、早泄”。
高价购“药”
利用网民问诊的急切心态,诱导购买“药品”进行调理,动辄几千。
专业团队,四步营销
1、投放广告、吸引顾客
利用网络平台大量投放虚假广告,内含服用药物后明显好转的虚假成功案例,附有销售人员微信。一旦被害人搜索相关男性问题,广告便会自动跳出。被害人在观看广告后会主动添加销售人员微信号。
2、冒充身份、虚假诊疗
公司统一制作虚假医疗机构营业执照和医师资格证,由销售人员假冒“老中医”等专家身份,当遇到被害人质疑,便向其出示证件来消除疑虑、获取信任。
销售人员经过统一话术培训,对被害人进行虚假诊疗活动,所有咨询均归结为“阳痿、早泄、肾虚”三方面问题。全部按照快速治疗1300元单疗程和慢效治疗700元单疗程两种治疗方案给出诊疗意见。
3、二道贩子、随机搭配
公司根据病情搭配的“特效药品”其实只是一些廉价的保健品,来源也并非自己生产,而是通过网络向全国各地厂商低价购入。而且所谓疗程用药也并非固定,仓库里有什么存货就随机搭配发送。
4、货到付款、逃避被封
由于销售人员的微信号均没有实名认证,异地收款会遭到腾讯风险提示,容易遭到大面积封号。也为了进一步获取顾客的信任,寄货方式选择货到付款。
经调查
该团伙诈骗足迹遍布全国
据目前初步计算
涉及诈骗金额达2500万元
目前36名犯罪嫌疑人
均因涉嫌诈骗罪被采取强制措施
提醒
切勿轻信网络诊疗
任何身体疾病
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
素材来源:南通公安、江苏网警
- 上一篇:带你来看和你裸聊的“小姐姐”
- 下一篇:系报复社会!大连通报“轿车撞死5人”案
